News 新闻中心

母亲犯罪被捕不知生父是谁,两个孩子被保姆扔在派出所,上海南京联动助其回家

2025-01-08 22:50:38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今天(18日)上午,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检察院联合团区委、区教育局、区公安分局、区民政局共同召开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社会支持体系示范建设推进会,同时宣布“宁萌护未”未成年人检察社会服务中心微信小程序正式上线,进一步推动检察、社会工作融合,共同帮助未成年人。

  “宁萌护未”小程序设置了“社会服务”“举报咨询”“法治宣传”等版块,通过手机微信即可快速方便地转发服务需求、收集监督线索、开展法治宣传,让文书流转更高效、沟通联系更便捷、线索收集更畅通。比如,“举报咨询”窗口面向社会公众开放,接收涉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线索,并由专人对接,对此类线索一网受理、分流办理、跟踪管理。

  方便快捷只是表象,小程序上线的背后,是长宁区检察院、民政局、妇联、关工委等多个部门共同织就的一张“保护网”。依托长宁区精准帮扶信息系统、“一网统管”大数据平台,采取“大数据比对+入户核查+信息动态管理”模式,各部门可以及时发现因经济条件、监护缺失等原因而陷入困境的孩子,排摸未成年人保护和犯罪预防方面存在的风险。

  去年12月,长宁检察院接到区内一家派出所发来的线索。一名家住南京的女性因涉嫌诈骗被上海警方依法逮捕,原本由保姆照顾她的两个孩子,得知雇主被捕后,保姆带着孩子来到上海的派出所,丢下孩子就走了。检察官立刻赶往派出所,同时联系民政等部门,启动临时监护和保护救助机制。

  检察官了解到,两个孩子都还年幼,又因是未婚生育,从来不知生父是谁。孩子的母亲虽有抚养意愿,但涉及的犯罪金额较大,不符合取保候审条件,提供的外公外婆联系方式也是错的。于是,检察官一方面协调将两名孩子安置在华阳路街道未保站困境儿童临时照顾点,一方面想办法联系孩子的亲属。

  今年春节前夕,社工反映两个孩子流露出浓浓的想家情绪,检察官总算辗转找到了孩子的外公。老人听说外孙和外孙女在上海,在电话里哭了出来,他很想把孩子接回来,可又怕自己年纪大了,很多事都不懂,会耽误孩子。原来,老人没有收入来源,两个孩子转眼就到了要上学的年纪,却都还没上户口。长宁检察院立刻和南京市秦淮区检察院取得联系,在他们的帮助下,为两个孩子申请到了补助,解决了户口问题。

  离家70天后,今年元宵节当天,检察官带着两个孩子坐上了开往南京的高铁。外公外婆、南京的检察官都在车站迎接。一下车,两个孩子就扑进了亲人的怀里。

  “我们希望以信息化技术为依托,整合各方未保资源,构筑起更专业、精细、高效的未成年人司法保护体系。”长宁检察院相关负责人介绍,“宁萌护未”小程序试运行期间,已对未成年人开展教育矫治及跟踪回访78人次,面向全区青少年开展专题辅导21场,开展家庭教育指导39次、家庭教育主题讲座4次,受众1100人次。

  栏目主编:王海燕 题图来源:长宁检察院

  来源:作者:王闲乐

搜索